查看: 3483|回复: 50

漫谈借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8 04: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这样一个故事,读来让人掩卷深思。一个知名的企业家在一次演讲会上,畅谈自己成功经验故事时给现场的听众们讲了一个既简单而又生动的事例:一元钱可以买到两个桃子,而两个桃核可以兑换一个桃子,现在假如你很渴,手中仅有一元钱,你可以吃到几个新鲜美味的桃子。

这么简单的连一年级小朋友都会脱口而出的问题,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却不敢将“3个”这样的答案诉之于众,他们谁也不理解这个企业家的葫芦里到底买什么药,谁也不知道他的这个事例中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就在全场气氛陷入哑然的一瞬间,企业家用右手压掉一个大拇指的手势告诉了大家答案,现场的听众被这个超出常理的答案又搅在云里雾里了。

企业家看着大家困惑的眼神,和颜悦色、不紧不慢的为大家娓娓道来:当你用一元钱买了两个桃子,吃完后你用两个桃核轻而易举地兑换了一个桃子,再把它吃了,最后手中剩下的这个桃核如果扔掉它多可惜,你不妨试着向卖桃的摊主借一个桃子吃,如果摊主大方地成全了你的这点小小的心愿,你在过足“桃瘾”后,再把吃剩的桃核和手中桃核一起送给摊主,不就把那个借来的桃子还了吗。但记住再不要“耍赖”,这样一来,就多吃了一个鲜美可口的桃子,岂不乐乎?企业家的话音刚落,全场的听众掌声雷动,个个脸上无不荡漾着会意的微笑。

简单的一个故事,看后却让人回味无穷,撩人遐思。想想自己走过的三十载风雨历程,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时总是以“直线思维”“一根筋”敷衍塞责、匆匆了事,却忽略了“借”的力量,才导致自己走了很多弯路,招致了很多遗憾和麻烦,把很多本可以抓住并利用的良机给白白错失了,以至于现在仍然在工作和生活中业绩平平,滞步不前。

当然,我们的生活并不是完全要靠厚着脸皮东凑西借来度过的。我这里提倡的“借”,是要学点那个企业家不将手中已有的“资源”浪费的“借桃”思维,要尽可能化小为大,变“废”为宝。要学点西汉经学家匡衡的“借光”精神,而不是自己不具备条件就放弃争取的机会,消极等待,坐以待毙;要学点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的“借箭”胆识,而不是让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永远封冻在冰天雪地里而不得开掘和雪融冰消;要学点当年那个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公瑾的那种“借风烧赤壁”的魄力,即使东风不与周郎便,二乔也不至于永远深锁在铜雀台上,因为“鹿死谁手”,我们谁也无法预料?

因此,学会“借”,善于“借”,妙用“借”,让“借”的智慧在你的聪明才智中脱颖而出,会使你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发表于 2014-6-28 05: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6-28 05: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党和人民的关爱~~~  
发表于 2014-6-28 06: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__^*) 嘻嘻……   
发表于 2014-6-28 0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牛牛  
发疯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6-28 0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6-28 09: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真幸运哦...  
发表于 2014-6-28 1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朕射你无罪你多次刷雷,你有罪
发表于 2014-6-28 12: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发表于 2014-6-28 12: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